浅析翅片管散热器蓄冷过程的特性
来源:本站 时间:2020/8/18 11:39:22 次数:
根据盘管在蓄冰期换热系数较低的情况,提出采用翅片管做蓄冰换热器的方案,并以片距12.7mm的翅片管散热器进行了实验,得到了翅片管散热器蓄冷周期的制冷量变化规律、结冰界面的推进过程以及冰层厚度的分布情况,对后续翅片管蓄冰槽的研究有参考意义
冰蓄冷空调系统中,蓄冰槽的换热性能至关重要,已成为蓄冷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。冷媒盘管直接蒸发式蓄冷槽中制冷剂与水直接换热,没有二次传热损失,因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,然而,由于冰层热阻较大,导致换热性能并不好。杜艳利等[1]对直接蒸发内融冰式盘管进行了实验,得出在蓄冷运行工况下,传热系数为30~40W/(m2·K)。王丽娜等[2]对冰盘管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,建议以Bi<15来选择管内对流换热系数h和管径d。周光辉等对盘管不同密度布置下的蓄冷特性进行了研究,得到在3倍现有盘管布置密度下,低温取冷时间延长了69%,取冷速率提高了97%。杜恩杰等认为,开放式蓄冰槽在停机时,极易出现空调末端冷水倒流,导致电磁阀、电动阀调节失效,因此,提出采用壳管式换热器做蓄冰槽的技术方案,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实验。周俊凯等[5]针对内融冰出水温度高,外融冰蓄冰率低的问题,提出了内外融冰结合的取冷方式,并进行了相应性能实验。部分研究也以其他形式的蓄冰槽。李明海等则针对航天器中的热泵系统,提出采用套管式换热器做为蓄冷制冰的换热装置,并进行了数值模拟。张华等则对以聚乙烯为壳体材料的冰球进行了数值模拟,建议Bi>1000。下一条:翅片管散热器管间距与片距的考虑
备案号:鲁ICP备19054432号-1